派斯净水器

穗水质监测引入”黑臭”指标 广佛交界水污染再上黑名单

2014-06-13 17:44:12

  从12日起,市民打开广州市环保局官方网站观看全市60条河涌水质监测信息时,跃入眼帘的不仅有各类数据、符号,还有更加直观的指标——“是否黑臭”,而原本“混在一起”的劣V类水质,也被更清楚地分为5个级别,以清晰的电子地图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从1年前开始发布河涌水质监测信息,在这一年中,群众反映最多、要求最多的,就是希望看得懂、看得清各式各样的监测数据,希望能更清晰地了解水质到底怎么样,我们综合考虑之后,决定改进我们的发布方式,强化监测数据与人体直接感受的对接,让‘百姓观感’成为我们的评价指标。”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谢明说。
  
  据介绍,此次广州环保局官网水质信息发布“大调整”,除了将发布水质信息的河涌数量从50条增加为60条、监测点从64个增加到121个外,主要是调整改进了评价方式、优化了发布内容,包括调整取消浓度较低的砷、铅、六价铬等指标,增加反映水质表观状态的透明度指标,增加“是否黑臭”等评价内容、增加电子地图等。
  
  按照调整后的评价方式,在这60条河涌中,目前共有17条河涌水质达到或优于V类标准,14条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20条河涌存在黑臭现象,而在劣V类以下水体的5级分类中,分别有11条、15条、4条、1条和12条河涌。
  
  “评价指标里加上‘黑臭’,能够更客观地反映水质变化情况,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更清晰了解水质信息的需求,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对我们的敦促,推动治水工作向深入开展。”谢明说。
  
  现在,广州市民看河涌水质,“黑臭”与否排在首位,其次可以关注水质是否达到V类,如果河涌水质既不黑臭又能达到V类,则可进一步看是否达到了水环境功能区的目标。
  
  答疑
  
  什么样的水质才算“黑臭”
  
  据华南理工大学有关专家介绍,“黑臭”评价指标主要为观感指标,包括了透明度和溶解度两项,一般来说,当水体中透明度小于25厘米或溶解氧大于1.5毫克/升时,水体一般都可被判为黑臭。
  
  佛山治水路漫漫
  
  广佛交界水污染再上黑名单
  
  本月10日,广佛交界区域水域污染问题等四个环境问题再次上榜省级挂牌督办重点环境问题。媒体评论称,这些问题陷入“挂牌督办依然整治不理想的怪圈”。省监察厅副厅长张渝透露,今年6月底前将报送省政府,没有完成整治问题有关市的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将被约谈,督促其加快解决。
  
  去年初,广佛两市跨界区域水污染整治列入省级挂牌督办,要求两市政府当年年底前解决。佛山亦因此掀起史无前例的治水风暴。时任市长刘悦伦在现场视察中甚至摞下狠话以警示各责任人:“镇街一把手不能干就走人!”并要求3个月拿出整治方案。
  
  对排污企业,佛山表达了强硬立场:“一旦发现企业偷排污水,要罚得它倾家荡产!”刘悦伦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治水治污,是现阶段老百姓最关心的头等大事,政府要对得起老百姓。”
  
  虽然戴着“被督办”的帽子,广佛交界区域水污染问题显然已成为“硬骨头”。省环保厅有关通报称,在广佛跨界整治方面,2013年以来,广州开工5条河涌整治工程,建成污水配套管网75公里,佛山启动首批42条河涌整治,建成污水配套管80公里;广州检查企业1.4万家次、立案1263宗、责令“双停”557家,佛山检查企业1.6万家次、立案179宗、限期整改296家;广州关闭畜禽养殖场851家,佛山关闭425家,通过一系列综合整治,流溪河中下游、佛山水道、九曲河水质逐步改善。
  
  而这些努力显然还不够,期终考的卷面上盖上的仍是“不及格”的烙印:“在指标上有所改善,但本质上没有改变。”省环保局方面表示,按照标准该区域的水质至少要达到五类水要求,而一些河段甚至要求达到三类水,但目前还处于劣五类。
  
  环保部门给出问题的症结: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滞后,重污染企业和非法养殖业众多,农村面源和畜禽养殖业污染严重,区域水污染较重。
  
  今年3月16日,佛山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彭聪恩在“环保执法年”启动会议上曾坦言,“大部分河涌的水质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尤其是与广州市交界的内河涌离省定的水质目标要求仍有差距。”该会议宣布了佛山环保执法“三不三直”原则:“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
  
  上月29日,省政府在佛山南海召开广佛跨界区域水污染整治工作现场会,会议透露去年以来广佛跨界“部分主要河段水质有所改善”,佛山市环保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重点推进整治,包括削减重污染河道内源污染,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排放标准。2015年,全市消除劣V类水体;汾江河水质基本达到Ⅳ类,西南涌、水口水道、平洲水道等广佛跨界河流实现达标交接等。
  
                                                                         来源:三污防治网
返回顶部